• 当前路径:
  • 首页
  • 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湖北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湖北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信息加入:广州市建筑劳务行业协会时间:2018-01-23点击数:1836
      中华建设网 (记者 邱莎)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装配式建筑是国家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1月19日,湖北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现场推进会。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我省建筑业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在会上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这样定义全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上下努力 实现装配式建筑发展三个转变

      湖北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现场会不仅是对全省各地近两年多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成效进行的一次回顾总结,更是在深入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后,再发力、再部署、再落实,按照既定目标,坚决推进湖北省装配式建筑大发展。


      2016年初以来,湖北省政府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目标、重点工作、政策措施和组织保障,明晰了十四个省直部门在发展装配式建筑上的职责分工,建立了湖北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两年来,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装配式建筑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由“激励性”推动方式向“强制性” 推动方式;由“单一性”技术体系呈现向“多样性”技术体系推进;由“试点项目示范”带动向“划定实施区域”全面推动的三个转变。曹广晶介绍,在2016年前,湖北以激励性方式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从2017年初开始,在明确各地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的阶段性目标基础上,开始实行分类分批推进,并刚性要求三年分三批完成确定重点实施区域和重点实施项目任务。

      目前,武汉市、宜昌市、襄阳市、荆门市作为试点城市,开展先行先试,荆州、孝感等市人民政府先后制定了本地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其他城市也都在积极跟进中。

      过去湖北省实施的装配式建筑主要是钢结构体系,现在是预制混凝土PC结构、钢结构建筑并举发展,在90米高度以内的建筑,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将更多地实施PC结构技术体系。全省今年累计开工的或完成的装配式建筑项目中,PC结构、钢结构建筑占主导,这也是主要技术体系发展方向。

      而在实现由“试点项目示范”带动向“划定实施区域”全面推动的转变过程中,武汉市前年在阳逻“中建深港新城”和后湖“名流世家”进行PC结构项目试点,去年伊始就明确了推动装配式建筑逐步扩圈,首先是二环线以内和二环线以外的重点功能区,今年起扩至三环以内和几个开发区、新区,2019年起辐射到三环外。

      宜昌市、襄阳市也结合城市自身特点,划定了实施区域。通过由点及面的转变,增加了装配式建筑生产供给,调动了市场主体投资的积极性。中建三局、美好置业、宝业集团等省内外装配化知名企业抢滩“一主两副”城市和荆门市,全省现有9个城市在建和建成装配式建筑PC、钢构生产基地24个,其中在建、拟建的PC构件生产基地9个。

      正视差距 清醒认识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尽管湖北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同上海、江苏、浙江等装配式建筑发展较早较快的地方比,落后很多,甚至与中部地区邻居安徽、湖南相比较,湖北省存在着较明显的差距。曹广晶指出,相比装配式建筑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湖北省装配式建筑一是在配套政策措施落地上有差距,二是地方标准规范编制上有差距,三是PC构件生产基地建设上有差距,四是政府投资工程率先上有差距。


      近年来,湖北省政府就发展装配式建筑,提出了用地保障、容积率奖励、财税费优惠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但在微观和细化上,各地只是将这些支持政策措施进行了责任分解,没有建立协调一致合力高效的联动机制,没有结合实际出台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规划审批、土地供应、基础设施配套、财政金融等具体化的落实措施,流程没有细化,渠道还不畅通。这些配套政策措施不健全不落地,直接影响着企业参与信心,拖慢了装配式建筑发展进程。

      与外省市对比,安徽省发布8项装配式建筑地方标准,启动10多项装配式建筑标准图集编制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建筑产业现代标准体系。湖北省近两年来先后发布《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等5项地方标准,但技术标准、设计标准图集、相关质量、安全、检测、验收等省地方标准尚未覆盖不同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标准编制滞后,导致湖北省有些示范工程项目只能借用外省地方标准,相应增加了实施环节和建造成本。

      另外,在PC构件生产基地建设上,以省会城市为例,合肥市建成投产5个PC生产基地,年产能超过120万立方米,武汉市当前仅建成投产1家PC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25万立方米。

      全国各地都是将政府投资工程作为装配式建筑切入点、突破口,安徽省开工建造装配式建筑中,保障性住房占比50% ~60%,合肥市每年划拨或出让100亩~ 200亩土地建造装配式保障性住房、拆迁安置房等;湖北省去年在不计公共租赁住房情况下,仅全省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任务为41万套,其中四个试点城市开工任务近14万套,如按60平方米/套计算,开工面积则有840万平方米,而全省建造的装配式还建安置房面积还不足25万平方米。政府投资工程不率先,社会投资项目就不会跟进。

      补齐短板 全面推动装配式建筑政策措施落地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降耗的有力抓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推进湖北省装配式建筑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有决策,省委省政府有部署,各地要对照已经明确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推进保障等实施意见,拿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解决“最后一公里”落地问题。


      为全面推动装配式建筑各项政策措施落地,曹广晶表示,要狠抓PC基地建设、标准规范编制、实施区域项目审批、各项优惠政策落实、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建设监管六个落实。

      狠抓PC基地建设。建成一条年生产能力20万方的PC构件生产线,投入动辄上亿元,前期投入较多,很不容易,但这是发展装配式建筑必须迈出的第一步,没有构件部品,就不能实现建筑装配。各地国土、规划等部门要优先基地建设用地保障,政府要优化发展环境,选择有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研发实力的企业或企业联合体投资建基地。同时要合理布建,防止产能过剩。

      狠抓标准规范编制。建造方式发生变革,标准规范必须先行。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要发挥装配式建筑专家指导委员会、科技创新联盟力量,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建筑业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形成代表性强、特色鲜明的装配式结构体系,完善不同结构体系装配式建筑相关设计、产品检测、质量验收等标准规范和标准图集,满足市场发展需要。鼓励和支持企业编制更高要求的企业标准。

      狠抓实施区域项目审批。湖北省政府文件明确要求,规划部门应根据发展规划,在土地出让条件中要明确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装配率等指标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出让合同或土地划拨决定书中要明确相关计算要求。四个试点城市都划定了实施区域,政府投资工程,包括保障性住房是否按照规定在审批新建装配式工程项目,责成湖北省住建厅今年3月组织一次规划管控检查。

      狠抓各项优惠政策落实。湖北省政府明确的包括土地供应、容积率差别核算、科技创新、财政税费支持等在内的各项政策扶持措施,涉及多部门,各地要再研究、再消化,责任部门要制定具体化办法,责任部门之间要衔接协调,用好用足用透用活省政府的支持政策。比如容积率奖励政策的算、核、批、用就需要责任部门之间协调好,落实到位。

      狠抓龙头骨干企业培育。要着力培育我省传统开发、设计、施工、生产企业向建筑产业现代化模式转型,支持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组成联合体,引导企业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健全管理体系,形成具有工程管理、设计、施工、生产、采购能力的大型产业化集团和龙头企业。

      狠抓工程建设监管。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监管,两手发力,统筹兼顾。完善招投标、施工许可、分包管理、质量安全监管、竣工验收等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部品部件生产、检验检测、装配施工及验收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保证体系,落实装配式建筑项目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及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

      为加快湖北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曹广晶进一步指出,全省市各个部门要形成合力,更需要发挥企业主导作用,激发市场和企业活力,推动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深度参与。大家共同面对着艰巨任务,共同肩负着重大使命,相信只要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一定能开创湖北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局面。

     来自: 中华建设网

版权所有:广州市建筑劳务行业协会  备案号:粤ICP备20052532号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广仁路1号广仁大厦1305、1306室

广州联享信息科技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