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在建设领域,大力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无疑是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碧桂园集团工程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孙军对《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表示,由于当前建筑农民工数量庞大、流动性大、老龄化严重、技能素质低,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筑业技能鉴定体系和合法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培育效果仍不理想。民营企业参与的过程中,在社会的认识与认可、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国家政策的支持等方面同样仍存在不足,需要国家予以重视并鼓励、引导。对此,他提出五项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培育农民工成为建筑产业工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多方面。当前,建筑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急需得到根本性改变。虽然建筑业发展迅速,但是始终难掩建筑农民工“局外人”的尴尬定位。建筑行业过去一直是“脏、乱、差”和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高的代名词。建筑工人福利待遇差,部分农民工难以得到基本的医疗等社会保障。因此,培育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府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健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制度。同时,持续加大培育资金投入,完善政策制度,鼓励和引导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行业、院校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形成合力。
二、加大舆论宣传,政策上给予激励。培育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是一项具体而重要的民生内容,应通过多种形式广为宣传,鼓励培育试点企业、挖掘企业典型样本、生动实践,总结推广经验。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设立专项基金,以政府层面评选“产业工人培训典型企业”,进一步激励、号召民营企业投身于这项事业中来。
三、鼓励自主创新,指导建立培训体系。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承担起建筑工人职业培训的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制定建筑工人培养计划和培训制度,优化整合培训资源,开展网络教学培训;充分依托施工现场资源,建立培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鼓励企业自主开展职业培训技能认证,政府部门在资金、技能认证、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建立建筑产业扶贫的信息平台。针对需要产业扶贫的贫困农民工,建立起国家和省、市三个层面的信息发布平台,公开政策,统一采集、发布需求信息。打造有品牌、有影响力的展示交流会、项目推介会等,扩大影响力,促进企业与需求地区的对接。完善并丰富窗口和在线服务内容,设立建筑产业扶贫热线,提供咨询和指导。
五、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办产业技术学校。鼓励企业多形式、多领域开展教育培训,创办建筑产业职业技术学校,并给予政策支持,在办学审核条件上给予适当放宽。对从事实践技术技能教学的教师,可视情况放宽资质要求。对符合国家资助条件的贫困学生,按标准发放补助。鼓励校企联合办学、加强在培训项目和就业渠道上的合作。政府应支持企业对贫困农民工进行短期免费技术技能培训,并适当给予财政补贴,对农民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和帮助。
来源:中国建设报